WFU

網站頁籤

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

2025 血脂異常治療指南 (ESC)

血脂異常治療指南

強調從「達標治療」轉向「個體化精準管理」及「主動預防」心血管疾病(CVD)的趨勢。此次更新聚焦於整合創新藥物PCSK9(如Inclisiran英克司蘭)、標靶治療(如Lipoprotein A  脂蛋白(a)),並結合人工智能(AI)輔助的風險評估工具,以實現更智慧、更個人化的血脂管理,最終提升CVD的預防與治療成效。 

2025 年重點更新

在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(CTT) 統合性分析中證明,在長達五年的血脂治療,每降低 1 mmol/L (38.7 mg/dL) 的LDL-C,約可減少22%重大心血管事件、20%冠心病死亡,以及10%全因性死亡。ESC/EAS 血脂異常管理指引:由歐洲心臟學會 (ESC) 和歐洲動脈粥狀硬化學會 (EAS) 制定心血管風險評估建議,包括實施新的 SCORE2 和 SCORE2-OP 風險預測演算法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LDL-C) 的治療建議,包括兩種新的降低 LDL-C 的藥物貝培多酸 (Bempedoic acid)和依維庫單抗(Evinacumab )專門針對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(FH) 患者。

LDL-C 不僅是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(ASCVD) 的危險因子,與其他含 ApoB 的脂蛋白一樣,是 ASCVD 的直接原因;因此,降低血漿 LDL-C 水平應成為預防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重點。ESC建議應使用個人估計的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絕對風險來指導降低 LDL-C。SCORE 演算法評估的是 70 歲以下人群 10 年內發生致命性心血管疾病 (CVD) 的風險,而 SCORE2/SCORE2-OP 演算法則可以估算70歲以上(最高89歲)外表健康人群10年內發生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致命風險。

慢性腎臟病(CKD)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較高,這與血脂異常有密切關係。血脂治療在降低這些風險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· 重度慢性腎臟病 (CKD)(eGFR <30 mL/min/1.73 m2):非常高風險
· 中度慢性腎臟病 (CKD) (eGFR 30-59 mL/min/1.73 m2):高風險

美國心臟病學會ACC/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:
當Lp(a)>50mg/dl 時,應視為增加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風險的因素。建議在高風險族群中,進行一次性Lp(a)測量。
歐洲心臟學會ESC/EAS聯合血脂異常指南2022年共識:建議每個人一生至少測量一次Lp(a)。

心血管疾病風險分類

非常高風險:LDL須控制在<55 mg/dl





高風險:LDL須控制在<70 mg/dl





中度風險:LDL須控制在<100 mg/dl
低風險:LDL須控制在<116 mg/dl









Reference: